


作者
时间
关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热门话题。而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碳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PART 01
碳管理体系实施背景
碳管理体系实施背景主要有国内“3060”双碳目标和国际碳关税。
(1)国内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气候问题重要性凸显。近几年,国家领导人先后几十次在国内外重要会议及演讲中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实现“3060”承诺的决心,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欧盟碳交易机制趋严:碳关税将扩大范围,提前实施(“碳边界调节机制”(CBAM))。碳关税或碳边境调节税,是指在实施国内严格气候政策的基础上,要求进口或出口的高碳产品缴纳或退还相应的税费或碳配额。
从2023年10月试运行,2023年至2025年为过渡期,从2026年开始全面征收碳关税。
PART 02
什么是EATNS碳管理体系?
2021年11月8日,《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在第四届进博会“2021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向全球公布。《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是全球首个综合性的碳管理体系标准。该碳管理体系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相比现有体系,该碳管理体系增加了管理内容,国内首个囊括“碳排放、碳资产、碳交易、碳中和”的系统性管理体系。
PART 03
EATNS碳管理体系标准:四大子体系
E-碳排放管理体系:
Emission:以二氧化碳为典型的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释放。
A-碳资产管理体系:
Asset: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的、与温室气体活动有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
T-碳交易管理体系:
N-碳中和管理体系:
Neutrality:在一个时间段内,特定主体的GHG排放量与GHG清除量之和接近或为零时的状态。
PART 04
碳管理体系适用的行业
碳管理体系适用行业广泛,特别是发电、石化、建材、钢铁等高碳行业,也将在排放型企业以及相关的投资咨询机构、管理机构中有序展开。
PART 05
建立碳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碳管理体系是在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下和全国碳市场启动的背景下推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1)国家。碳管理体系的推出和应用将有利于全国碳市场稳定发展。
企业通过建立碳管理体系,加强碳管理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碳交易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同时提升企业交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维护市场的稳定。
(2)地方政府。有助于实现地方政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通过碳管理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可实现对控排企业的精准管理、摸清企业家底,制定地方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合理引导企业的转型发展和产业发展。
(3)企业。可提升企业的碳竞争力。
通过碳管理体系的建立帮助企业提高实现双碳目标的能力、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相关工作,应对国际贸易下的碳关税风险。
PART 06
企业为什么要建立碳管理体系?
1、支撑企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碳管理;
2、协助企业建立碳管理工作规范,提升碳管理水平;
3、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应对“双碳”目标的能力;
4、有利于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提升企业员工低碳意识;
5、传递“碳信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6、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下的碳关税风险。
文章来源于CTI华测认证
本文旨在传播分享知识经验,尊重并保护原创,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