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局破局之路

疫情三年结束,经济陷入了困局,表面看市场产能过剩,是外部层层设置壁垒所致,实质上是小马拉了大车,我们经济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准,但是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比如我们的政府考核督查机制、政绩观等等都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各种不适应由此而生。

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很多经济和技术领域已经发展得很好,但是整个社会在绿色发展的认知方面差距较大,还没有形成共识,社会的呼应和政府的管理往往不能同步。许多大数据的管理系统在管理层面摆设的更多,社会基层隐晦的利益诉求拒绝透明的管理工具。在现有的管理水平下,但求无事,能够做成事情的人很少,把事情做坏的却有一堆人。

这样的情况和局面,其实不难纠正,但是用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就绝对产生不了有益的结果,都不会产生社会价值和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充其量就是低效率高消耗,浪费社会资源。

表面上管理能让人战战兢兢,实际上放任自流,自由散漫,各级基层应付式的多于干成事的,上级部门的过度管理,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各级基层政府疲于应付,劳而无功。如果我们真的认识到这些问题,并着力去解决问题,那么探索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则社会的消耗和经济的消耗往往短期内就使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彻底见底。我们国民为了防止货币贬值,余钱存银行的比例相对较少,大部分资金都投资到不动产等可能增值的一些社会产品。我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国家产能太大,大到无法撼动。因此当危机或者其他灾难来临的时候,即使非常富有的群体,也难以左右逢源,苦苦支撑。

另外一个原因,是劣币驱逐良币在我们的环境里普遍发生,因为这样简单模仿,虽然成本极低,但是一定会导致社会恶性竞争,产业链被动跟随,最终导致全行业上下无利可图。

因此这样的模式无法可持续发展,也必然导致严重内卷。我们认为社会的转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需要每个人意识的转变,而转变思维能力对所有的人来说,就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实践的过程。同时国家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因为我们还不完美,而且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可能完美,而我们以完美主义要求所有人,最后的结果一定更不完美。

降低自身的定位,放低自己姿态,进行重点而精准的补缺,针对各个领域的重点问题优先解决,次要问题,采取预防性研究,防患于未然,我们才能真正走到强国的位置。(王军纯

edu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