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屠光绍:碳中和进程与经济体系“十新”
2024年12月,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在海南博鳌盛大开幕。以下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现场发言内容整理:
随着双碳战略推进,碳中和对整个人类社会会在生活、生产方式方面会有巨大的转型,它必然会带来整个经济体系的一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趋势,有的还正在孕育发展过程当中,因为时间有限,把我一点感想通过今天的主题“碳中和进程与经济体系十新”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新:碳中和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我们国家整个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发展引擎,科技创新对我们新质生产力,对整个的资源配置,包括整个经济转型升级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碳中和这个进程就是我们整个科技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我们碳中和很难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一新就是碳中和的进程促进了科技创新。当然这个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我们的科技创新首先在碳中和过程当中涉及到很多领域,当然我们在座有很多科技领域的专家,我也不能穷尽。
首先这样一些领域都是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的成果,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我们新能源体系不可能发展这么快;没有科技创新我们整个新能源成本不可能这样连续的下降;没有科技创新也没有现在新三样,我们在新能源整个其他的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等等方面也不可能产生这么巨大的全球影响。
同时在科技创新过程当中,科技创新又在不断的优化或者是完善我们科技创新的方式,比如说重点实验室,比如说交叉的科研中心,因为在科技创新这种方式,比如说交叉的,比如说现在大家知道AI和新材料,特别是减碳方面的新材料,这个方面数字技术和我们的其他技术的科技结合。另外我们打造了一系列的产学研的创新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这个都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我们在碳中和方面的一些先进生产力。我想这是第一个新,本来我有很多的数据,但是因为时间太紧,我只能把文字列出来。还有一些案例,全部把他省略掉。
二新:碳中和是提供了发展的新动能。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新旧动能转换,怎么讲?就是过去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很多发展的有适合红利,包括过去的动能,推动了整个经济的40多年的发展。但是我们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然这个里面面临着最重要的挑战,就是一个新旧动能转换,就是我们不断培养我们的新动能,来代替或者更多的用新动能来支撑我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新旧动能转换也是对整个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在碳中和的过程当中也一定会提供发展新动能,随着碳中和进程推进,这个新动能在不断壮大。
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碳中和的投资,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另外碳中和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发展,有的是新的绿色产业,还有过去的传统产业,通过转型,通过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了发展,设计了很多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绿色产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给中介服务业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就是围绕碳中和,大家谈到的比如说在服务业方面,围绕着碳中和,比如说咨询、标准、评价,包括我们的认证以及数据等等,这个都是围绕绿色转型,碳中和这个进程服务业的发展,所以带动了很多产业发展。
另外绿色低碳消费,消费是最重要的内需,但消费也在转型升级,更多有绿色低碳的消费,也是促进新动能的发展。还有例如低碳产业的出海,支撑了整个新动能。
三新:碳中和产生了新的资产形态。这个特别重要,企业发展当中怎么更好进行资产配置,碳中和就在不断产生新的子形态。新资产类别,比如说可持续资产,这就是绿色资产+碳资产,绿色资产本身就是绿色的。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碳资产,碳资产是碳配额,碳排放权和自愿减排就是碳信用,随着碳中和推进,这个资产类别在不断的发展壮大。随着碳中和最后实现,这个资产从小到大,规模越来越大,最后规模逐渐变小,这样一个资产在推进我们碳中和过程当中,这个资产配置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这个新的资产类别有它的子属性,这个新的资产就是可持续资产,就是绿色资产+碳资产,它有跟其他资产的类别或者其他资产不太一样,有自身的属性,有它的金融属性,既有地区国家,同时又是全球性的资产,它有很多自己的资产属性。这个资产属性又决定了有很多资产特征。当然怎么做好这个资产配置,就需要在不断催生新的资产形态过程中关注趋势和理性把握。
四新:碳中和推动企业经营方式新变革。企业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本身随着碳中和的推进,我们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在作出新的调整,再作出新的转型,比如说我们在座有些企业现在在践行ESG,当然E就是生态。碳中和我想企业在践行ESG的过程当中,企业在做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当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的一种行为,伴随着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重大的转型。
所以碳中和就是使得企业在不断的适应发展需要,进入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碳中和,企业自身要作出调整。这个调整涉及到各个方面,首先提升企业价值,我们一直说企业当然是有价值的。我们过去谈得比较多商业价值,碳中和作为一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诉求,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企业来讲怎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升企业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股东的收益等等,这个碳中和都会影响企业经营方式。
首先提升企业价值,第二是完善企业评价。过去比较关注企业的财务内容,成本、风险、收入,引入了可持续的概念特别绿色低碳的内容之后,企业成本、收益、风险就改变了,所以对企业怎么评价。不光要看财务重要性,还要看影响重要性,还要涉及到估值和量化。第三方面就是优化了企业管理,有很多不纳入企业管理的内容,现在要纳入进去了,就是在碳中和过程当中把绿色低碳纳入其中。
五新: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碳中和催生要素市场新体系。我们知道经济体系的运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重要平台,要通过市场。我们市场4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形成我们统一的大市场,当然特别是要素市场,我们在原来以前基础之上要实现碳中和,所以这就使得我们要素市场这个体系又出现了新变化。比如说市场类型方面,我们有碳排放权市场,有自愿减排市场,有绿电绿证市场,这个市场跟过去已有的要素市场,使得市场体系有了新的内容。
这样一个市场当然也有市场功能,这个功能比如说估值定价,比如说对于绿色怎么估值怎么定价,对碳怎么估值定价?另外就是怎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我们还进行风险管理,所以这个市场功能,这是碳市场也有它的市场功能。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因为有了碳市场,碳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结合起来,它就实现了要素市场的联动发展。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多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上市公司我们在考虑上市公司对他的成长,对他的能力发展质量评价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引入碳市场,比如说他的定价问题、估值问题、发展潜力问题。所以要素市场、碳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形成联动发展,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六新:碳中和拓展金融服务新领域。金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血液,有了碳中和的推进,金融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拓展了整个金融服务领域。所以我觉得这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构成了可持续金融体系,可持续金融体系有碳金融、气候投融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这些都是围绕整个生态环境,特别是碳中和这个目标形成了一个新的金融体系。
二、深刻影响金融市场,就是绿色金融市场,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投资,这是金融市场新的变化。当然还非常重要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比如说企业绿色低碳金融服务,我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等金融机构怎么围绕企业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作出了很大的调整,而且很好的进行了资源配置。比如说绿色信贷在全球第一,绿色信贷占到总量的超过15%,其他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绿色其他金融服务都在不断的开展。
三、碳市场本身需要金融工具,我们现在是碳市场怎么更多引入金融工具,主要三类:融资工具,交易工具,支持工具,完善碳市场。金融机构要支持金融工具在碳市场的运用。另外碳资产的管理,拓展了整个金融服务的领域,开辟了新的篇章。
七新:碳中和带动就业结构和人才需求新变化。有了碳中和的推进,整个就业结构和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碳产业结构与就业构成,这里就要关注绿色低碳产业的就业量问题,绿色低碳产业就业和整个就业它的比重问题,例如低碳产业就业结构,随着我们整个的经济的绿色低碳的转型,我们就要研究人就业、人才在整个产业结构和就业当中他的新变化。我们还需要企业绿色转型与人才需求,大量的需要绿色技术人才,特别还有一些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还有管理人才。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碳中和涉及到是整个绿色低碳的转型,应该说对我们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里面涉及到教育体系问题,在这里简单提一下教育,我们现在很多大学开始设置一些新专业,跟绿色、碳中和相关的专业,传统课程体系是代替不了碳中和所需要的这种教学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式,教师队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重要变化。
八新:我想谈一下碳中和扩大开放及国际合作新空间。尽管现在全球化遇到逆潮,但是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需要,全球可持续发展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在外,这个涉及到人类全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全球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确定的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是很多人关注COP28、29,不光关注这个大会,更关注这个大会的实际成果,因为没有全球的理念和行动实践,这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应对好。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需求,要责任分担,有效行动,国际经济也会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因为中国是开放的经济体系,必须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绿色贸易、绿色投资需求越来越高了,而且面临着很多新的制度规则。所以也需要更多参与全球的治理,所以这些方面,中国碳中和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是一个大经济体,当然中国的碳排放人均不高,但是总量来讲也占全球不小的比例。
中国提出双碳,实现碳中和,当然是对全球重大贡献,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自身需要。把它作为国家战略,而且有具体实践,在方式方法方面也为全球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互动,在碳中和方面也要政府推进、企业合作、金融赋能、制度开放。
九新:碳中和引领经济制度建设新步伐。因为碳中和既是涉及到生产生活,人类生活方式重大的一场变革,在碳中和推进过程当中比需要有制度来支撑,所以我们的制度建设就迈出了新的步伐,随着碳中和的不断的进程。因为碳中和需要制度建设来支持,因为没有新的制度来支撑,这跟制度建设有基础性、长期性,当然还需要有效性,所以要有制度建设,我们也知道中国在推动双碳战略的时候,从国家到地区,当然有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制度建设又为碳中和进程提供保障,这里面涉及到法律、规则、标准、管理这一系列。
制度建设与制度开放,为碳中和的进程、生态环境的更多提供保障,可持续发展既是国内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全球的共同需要。所以我们在制度建设,如何和制度型开放互动,中国更多参与可持续发展这个方面的一些制度建设,同时也积极的去参与和引领国际的治理。这个就会使得我们国际的合作空间不断的去拓展。碳中和引领经济制度的建设新步伐。
十新:碳中和丰富经济发展新理论。任何经济体系需要有实践活动,当然一方面不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我们知道随着碳中和的进程,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也在应运而生。我们知道整个经济学的理论总的来讲,我们经历过比如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个都是经典的,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是古典经济理论,这个就不多讲。
后来经过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怎么实现他的发展,有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刘易斯获得了诺贝尔学奖。但是我们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也急需在这个方面重视,加大理论研究,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这个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有一些新东西进来了,就是可持续发展。比如说生态环境问题,这个怎么进入到经济理论的体系,通过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是对于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特别期待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将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出自中国,中国的碳中和进程我们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而且我们实践活动非常丰富,我们更多加大对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对于中国我们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够提供指导。同时也是对全球经济理论也是我们的重大贡献。